如何調整圖層不透明度?帶你理解 Photoshop 的層次技巧
- 講堂小黑
- 6月14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已更新:6月17日
文章重點搶先看:
Photoshop 裡的「圖層不透明度」,表面上只是讓畫面變淡,實際上卻是製造光感、疊色、氛圍感的關鍵武器!這篇文章將帶你拆解不透明度和填滿的差別,教你用簡單的數值調整,讓畫面變得柔和、富層次。無論你是要做剪影、質感混搭、或細膩光暈,只要學會善用不透明度,你的設計就能多一層呼吸感!😌
要點傳送門:
什麼是「圖層不透明度」?
在 Photoshop 裡,圖層不透明度指的是該圖層「蓋住」下方圖層的比例。100% 是完全蓋住、0% 是完全透明,什麼都看不到。你可以想像,每個圖層都像是畫了顏色的壓克力片,調整不透明度就像幫它加上一層霧面膜。當你學會掌控這層「霧度」,畫面馬上就有層層疊疊的空氣感,特別是在做光影、疊色或氛圍時超有感!

「不透明度」與「填滿」的差別
在圖層面板上,可以看到不透明度與填滿兩個欄位,乍看之下都是用來調整物件是否透明。很多人以為這兩個功能一樣,其實他們是有差別的喔!
不透明度(Opacity)
控制整個圖層的透明度,包括上面加的「圖層樣式」,像是陰影、描邊、外光暈都會以相同比例變透明。
填滿(Fill)
只調整內容的透明度,圖層樣式不會受到影響。
假如你畫了一個實心圓並加上外光暈,如果想讓圓形本體變透明,但外光暈還是維持亮的,就要調整「填滿」而非不透明度!所以若你覺得效果怎麼一起變淡了?八成是調錯啦~!

如何使用圖層不透明度調整畫面層次?
Photoshop 裡常見的不透明度使用技巧如下:
柔和光暈
繪製亮色圓形色塊,降低不透明度並搭配外光暈效果,即可呈現散發柔和光線的情境。

質感疊色
建立紙張或金屬紋理圖層,設定透明度 40-60%,讓底圖透出一點點,使整個畫面變得較有手感。

圖層不透明度的妙處,就在於它不直接改變畫面內容,而是改變「畫面之間」的關係。只要善用這些技巧,就能簡單快速地達到有趣的呈現效果!
Photoshop 圖層不透明度操作要點
「這邊顏色太重了,我是不是該把不透明度調低一點?」
許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,覺得哪邊顏色太亮、太暗就直接用不透明度修改。然而不透明度並非單純影響顏色濃淡,還必須考慮讓這圖層跟下方互相混合的關係。因此,若你是想讓顏色更淡、明度更高,請使用「填色」或調整圖層本身顏色。
那到底什麼時候適合用不透明度調整呢?數值又該設定多少?當我們想讓構圖更協調、為畫面「讓出空間」,就是調整圖層不透明度的好時機。同時記得,不透明度沒有標準答案,只有看起來順不順眼(感覺對就是對了!)。如果還是覺得這樣很難捉摸,阿得老師建議你可以跟循以下步驟:
先調高透明度到 100%,確保內容清楚。
慢慢降低數值,觀察畫面融合效果,停在「視覺最舒服」的數值。
只要多多按照這個步驟練習調整,就越來越能抓準圖層不透明度功能的絕妙之處喔!
結論
在 Photoshop 中,「不透明度」可不只是讓圖層變淡這麼簡單。真正懂得活用它的人會知道:透明度調整的是畫面的空氣感與視覺層次。當你降低不透明度,不是讓顏色退場,而是有意識地釋放主導權,讓畫面中的前後關係更清晰、有呼吸空間。尤其搭配圖層混合模式使用,更能讓光影自然滲透、質感柔和交融,讓整體畫面更有深度與氛圍。
同時也別忽略:「不透明度」與「填滿」的功能其實不一樣。不透明度會讓整個圖層(包括陰影、描邊等圖層樣式)一起變淡,而填滿只會影響內容本身,效果樣式仍會完整保留。這是在製作視覺細節時非常關鍵的差異。
最後要提醒的是,不透明度的使用沒有絕對數值可依,不需要拘泥於「80% 還是 20% 比較對」。設計從來不是數學公式,而是畫面對了,才是對的。別怕試、別怕錯,找到最順眼的呈現,就是你最好的透明度!
📌 想更深入學習 Photoshop 相關知識?
紅眼講堂推出的《AI世代數位工作知能》課程,帶你晉升為「掌控畫面的設計師」!課程不講艱深理論,阿得老師會直接用設計師的語言教會你現場會遇到的事!立即加入我們,為你的創意、設計之路打下最穩固的基礎!
喜歡這篇文章嗎?
快追蹤紅眼講堂的社群,觀看更多實用又有趣的知識與內容!
Kommentar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