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柔和漸變

讓影像更銳利、生動的關鍵秘密——藏在「像素」裡!

已更新:4月18日

文章重點搶先看:

本篇文章說明的不只是技術迷才需要關心的議題,而是所有想讓影像更清晰、色彩更飽滿的創作者都該理解的核心知識。只要掌握像素的運作邏輯,不僅能優化畫面品質,還能讓你的影像創作更靈活自由!接下來,我們將從像素、解析度,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三個層面,帶你一步步掌握影像清晰與細緻度的關鍵!


要點傳送門:


 

 

「像素」是什麼?—影像的基本單位

 

像素(Pixel)是構成數位影像的最小單位,每個像素就像是一塊拼圖,當大量的像素排列在一起,就能形成完整的畫面。(從字義來看,Pixel = picture 圖像 + element 元素


而如果像素數量不足,影像放大後就容易出現「馬賽克」,也就是細節變得模糊甚至消失。因此,影像的清晰度,首先與像素的數量有關。


馬賽克效應會造成畫面模糊
馬賽克效應會造成畫面模糊

什麼是「解析度」?—決定畫面細節的關鍵


解析度(Resolution)是指影像中「每單位範圍內的像素數量」,通常以 PPI 影像解析度(pixels per inch)或 DPI 輸出解析度(dots per inch)表示。


簡單來說,解析度越高,代表相同大小的畫面中包含的像素數量越多,因此可以呈現更細緻的影像細節。然而,解析度並不等於「畫質」,因為畫質還受到其他因素影響,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「像素階數」。



影像的色彩細緻度,竟然還和「像素階數」有關?

 

如果說解析度決定影像細節的多寡,那麼像素階數(levels)則影響色彩的豐富度。


有種單位叫 bit


首先,我們先來了解 bit(二進位數字的縮寫)代表數位資訊中的最小單位,它代表了最小的數據單位,只能取 0 或 1 的兩個狀態,像開關機一樣。


打開 Photoshop 的檔案,會看到上方顯示的 bit 資訊
打開 Photoshop 的檔案,會看到上方顯示的 bit 資訊

影像階數是什麼?


我們來看看以下圖示解釋 bit 和階數的關係:

bit 和階數的關係

  • 2-bit 影像:只能顯示 4 種顏色,色彩過渡生硬,容易產生明顯的色塊。

  • 8-bit 影像:每個 RGB 通道有 256 階變化,色彩更滑順、自然。

  • 16-bit 或更高:能呈現極致細膩的色彩層次,提升畫面的真實感與質感。



像素和解析度的關係


✅ 如何確保影像品質最佳化?


綜合以上觀念,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:


  • 高解析度 + 低像素階數 = 色彩斷層、畫面生硬

  • 高解析度 + 高像素階數 = 細膩且層次豐富的影像


因此,在影像處理時,解析度與像素階數必須兼顧,才能讓畫面既清晰又自然。



結論


影像品質的關鍵不只在解析度,還包含像素與色彩階數。

如果你想讓攝影或設計作品更專業細膩,甚至在影像後製時擁有更大的調整空間,理解這些基礎概念將是你的致勝法寶!


📌 想更深入學習像素相關知識?


紅眼講堂推出的《AI世代數位工作知能》課程,將帶你全面掌握「像素」「解析度」「色彩管理」更多影像處理概念的應用。立即加入我們,解鎖影像品質提升的關鍵技巧!
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快追蹤紅眼講堂的社群,觀看更多實用又有趣的知識與內容!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