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繪本介紹 ——《一個部落的孩子》
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地探索、學習、成長、找到自己安生立命的方式。從部落孩子的視角來看,每一群不同的生命都有自己生活的樣貌,從山羊、企鵝、水母、鯨魚、大象、犀牛、猴子兒、猩猩、到烏龜兒、毛毛蟲兒、蝴蝶⋯⋯從山中、到海洋從白天到黑夜,不同的群組不同的生活方式,因環境與角色而有的生命體驗。在巨石上、在樹梢上從高處的視角又有不同的感受,尤其蟲蛹蛻變成蝶的部份,對生命有所頓悟色彩變的繽紛,也示意孩子更自在了。

佩娟老師
8月2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繪本介紹 ——《貓頭鷹,醒醒啊!》
故事主角貓頭鷹,從月亮上墜落。一開場的畫面就很有想像,從月亮的表情變化,到貓頭鷹墜落經過的空間,有月球、星空到地球。經由周遭的朋友月亮、星星到蝙蝠的提醒,最後被喚醒振翅飛翔,再華麗的轉個身平安降落屋頂。

佩娟老師
8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繪本介紹 ——《我是驚嘆號》
在《我是驚嘆號》書中,驚嘆號拼命想讓自己跟別人一樣,而失去了自己。沒想到問號的出現?提出一連串的問題(展現問號的特點不停的問?) 終於在嘶吼之後找到自己!發揮了驚嘆號的特長。原來驚嘆號有情緒?有驚喜?也有驚嚇?還有欣喜,狂喜?有輕重?有深淺?有個性!

佩娟老師
6月1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繪本介紹 ——《白花之愛》
愛情是什麼?愛沒有什麼道理?愛有時說來就來說走就走,《白花之愛》作者用花來比喻稍縱即逝的愛,這是非常棒的隱喻。我把女人對小白花之間的情愫比喻成愛情,女人對花是單方面的愛,用自己以為的方式愛著對方,花兒也在當下努力綻放表達自己。

佩娟老師
6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繪本介紹 ——《上屋頂,曬月光》
「你可以讓心遠遊他方,也可以動身前往遠方。」
繪者用鳥類來替代人類,翱翔天際的畫面與溝通令人讚嘆不已。常常在繪本創作中會希望學生以第三方中性角色來替代人類,因為這樣無害的替代比較婉轉,也比直接以人類來說想像力更加強大了。暗喻現在科技發達與忙碌的生活,讓人很想抽離現實,想像跟鼓勵實際行動是必要的。

佩娟老師
6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繪本介紹 ——《在我被吃掉以前》
牛牛被吃掉以前想去找媽媽,看著媽媽幸福的樣子,又默默離開不打擾媽媽,原本滿心期待想跟媽媽見最後一面⋯⋯最後選擇轉身離開。

佩娟老師
6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繪本介紹 ——《山中》
文字作家:卡門.奇卡(Carmen Chica) 大學主修廣告和公共關係,1985年出生於西班牙莫夕亞,家族裡有三個名叫卡門的人,而她是最小的一個,因此有了Carmen Chica「小卡門」這個名字。居住馬德里,從事廣告創意工作。曾跟李奧貝納廣告等大公司合作撰寫專案, 20...

佩娟老師
2023年12月1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研討會介紹——週三嗑繪本
繪本扎根教育十多年的日子,培育了不少繪本小作家與創作者,公司雖以數位出版為核心,動手做與手繪構圖亦是不可放手的根本。繪本是一個多元的載體,它可以活潑有趣也可以科幻與創新,是國語文的核心素養,也是各項議題多元融合的呈現。 疫情期間開始線上公益講座,透過線上聽書會分享經典的繪本...

佩娟老師
2023年12月14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探索主題
文章列表
好文章,一起讀

文章
好文章,一起讀
bottom of page